您的位置:  首页 > 民族历史 > 历史事件  > 详细页面

郑成功收复台湾

来源:中国民族文化资源库 编辑整理:任阳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19日 浏览量:

  天启二年(1622),荷兰派遣雷伊尔斯苏恩率舰船来华,其目的是夺占澳门或澎湖。因在澳门无机可乘,便驶往澎湖。荷兰人一面以澎湖为据点,修筑城堡,并和海寇勾结,互相接济,一面又往福建濒海地区进犯。天启三年,南居益代替商周祚为福建巡抚,力主将荷人驱逐。天启四年二月,南居益遣将夺占了镇海港。南居益见荷兰人仍无退意,便令漳州和泉州发兵接应,调大兵围击。荷兰人虽武器精良,但终因寡不敌众,且补给困难,感到难以固守,遂遣使请求缓攻,最后表示愿毁城撤退。这年八月,荷兰船十三艘遁去。

  荷兰人从澎湖撤走后,便占领了台湾南部,他们修筑城堡,加强防务。陆续修建了安平城(又名台湾城,荷名热兰遮城)、赤嵌城(今台南,荷名普罗文查)。与此同时,他们还建学校,设医院,招民屯垦,并以此为基地,与中国、日本进行贸易。天启六年(1626),西班牙人为了与荷兰人相抗衡,侵占了台湾北部的鸡笼(基隆)和淡水。崇祯十五年(1642)荷兰人驱逐了西班牙人,将台湾全部占为己有。

  当时还在坚持抗清的只有东南沿海的郑成功一支队伍。在1653年至1654年,郑成功组织北伐,一路攻到南京,但是最后还是被清军击败。不得不退回金门、厦门。郑成功北伐失败以后,为了坚持长期抗清,在爱国思想支持下,决意驱逐霸占台湾的荷兰侵略者,收复我国这一神圣领土。正当郑成功考虑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问题时,曾担任荷兰通事的爱国志士何斌(一作何廷斌)从台湾来到厦门,向郑成功献出一副台湾地图,敦请郑成功光复台湾。顺治十八年(1661年)二月,郑成功在厦门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立即出兵收复台湾。

  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郑成功的军事准备均已就绪,并把大军从厦门移驻金门。郑成功只令部将洪旭、黄廷等少数军马辅佐其子郑径驻守金、厦,亲率战舰四百只,官兵二万五千人,向台湾进军。四月底,郑军在台南鹿耳门内禾寮港登陆,受到台湾汉族及高山族人民的欢迎,“土民男妇壶浆迎者塞道”。

  当荷兰军队在赤嵌城被围困之时,荷军统帅知力不能胜,企图以每年向郑成功纳贡,献犒师银十四万两为条件,贿求郑成功撤退。郑成功正告荷兰统帅说,台湾系中国土地,应予归还,毅然拒绝了荷军的无理要求。五月初,赤嵌城荷军头目猫难实叮向郑军投降。接着又围困驻守台湾城的荷军达九个月,终于迫使荷军统帅揆一投降。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把赤嵌城改为承天府,又置天兴、万年等县,还实行军屯,继续鼓励闽、浙一带居民到台湾生产,使台湾经济、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参考资料: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