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情概况】循化县地处青海省东部黄河谷地,是中国撒拉族的发祥地,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也是国务院确定的首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重点扶持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之一。
全县总面积21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为2300米,辖3镇6乡(其中岗察乡是海东地区唯一的纯牧业乡)154个行政村,总人口达到1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11.33万人。全县居住着撒拉、藏、回、汉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4%,其中撒拉族7.96万人,占总人口的63%,占全国撒拉族总人口的80.5%。
县内主要经济作物有辣椒、花椒、核桃、果品、瓜类等。黄河流经循化县90多千米,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大中型电站有公伯峡、苏只、黄丰、积石峡四座,总装机容量300余万千瓦。
境内有各种可开发利用的旅游景点多达92个,是全省少有的旅游资源富集地,颇有“青藏高原微缩景观”的特点,先后获得全省旅游扶贫开发示范县、全国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县、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中国绿色名县、省级风景园林化城镇、中国最佳民族生态旅游休闲胜地等殊荣。
近年来,循化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机遇,扎实推进“旅游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战略,努力打造“全省沿黄经济带发展龙头、中小微企业发展先行区、对外开放新桥头堡、重要的区域特色经济圈、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建设典范”,使经济社会发展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优势。以风景园林城镇建设为主的城乡各类基础设施显著改善,以“一核两椒”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和以牛羊贩运育肥为主的农区畜牧业日趋优化,以旅游业、劳务经济为主的新型产业蓬勃发展,以教育卫生为主的民生事业协调进步,广大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年高位增长,县域经济社会得到了稳定快速健康和谐发展。
201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6.57亿元,同比增长1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01亿元,增长27.83%;完成工业增加值7.09亿元,增长17.8%,地方公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一亿元大关,达到10067万元,增长16.29%;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3070元、8158元,增长10.3%和9.5%。
【地质地貌】境内多变的地形地貌,相对温和的气候,造就了循化县惟有的人文景观和群山连绵,树木葱郁,物产丰富的独特自然景观。循化县地处黄河上游大陆腹地,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四面环山,山谷相间,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780米至4635米。
【旅游资源】循化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被誉为“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的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下黄河循化美”的积石峡谷,还有撒拉族发祥地——街子骆驼泉,青海第二大清真寺——街子清真寺,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已故十世班禅大师故居,纪念塔和文都大寺,有安多天然佛塔及著名藏传佛教大师、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烧嘉措的故居、纪念馆等。
参考资料: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