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南部的五指山南麓,北纬18°23′-18°53′,东经109°21′-109°48′,东接陵水县,南邻三亚市,西联三亚市乐东县,北依五指山市琼中县。县境东西宽49千米,南北长54千米,总面积1160.6平方千米,占海南省陆地总面积的3.42%。
行政区划 全县设6镇3乡,境内有2个国营农场、1家海胶集团金江分公司和1个省农垦科学院保亭试验站。
人口民族 黎族苗族为保亭县世居民族,全县总人口17.3万人(含农垦5.3万人),其中黎族占60.68%,汉族占32.04%,苗族占4.23%,其他民族占3.05%。
历史沿革 保亭县于民国24年(1935年6月)建县。县名源自“宝停司”。1948年2月11日,保亭县城解放。翌年4月16日成立保亭县民主政府。1959年11月恢复保亭县建制。1987年1月,将南圣、畅好、毛道、红山4个乡镇划归五指山市辖。同年12月30日,成立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气候条件 保亭县属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蒸发量大,季风变化明显的特点。全年日照约1900-2000小时,日照百分率达45%。年平均气温20.7℃-24.5℃之间。年平均降雨量2000毫米。
土地资源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8.31万亩(不含国营农场),其中:水田5.388万亩,旱田1.72万亩,坡地1.2万亩,有宜林地17.2万亩,草地9.2万亩。
森林资源 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0.1%。境内森林多为热带雨林,面积为33.04万亩,林种1400多类,有经济材林26.64万亩,防护林11.16万亩,灌木林12.45万亩,橡胶林(含农垦)48.5万亩。珍贵木材有母生、子京、坡垒、花梨、绿楠、红罗等。保亭还是我国重要的南药种植基地,拥有沉香、降香、萝工芙、大血藤、砂仁等148种南药品种。
水能资源 全县境内大小河流密布,落差高,水能理论蕴藏量9.03万千瓦,可开发量3.5万千瓦,目前已开发利用1.37万千瓦;全县现有小水电站16座,年发电量2200万千瓦。
热带作物资源 全县现有热作面积19.9万亩,其中:橡胶面积13万亩,槟榔面积1.4万亩,椰子面积9010亩,芒果面积9004亩,龙眼面积6651亩,荔枝面积2250亩,苦丁茶1050亩,橄榄面积2418亩,红毛丹面积16128亩,其他作物面积1.9万亩。
矿产资源 目前已探明的矿产有铁、铜、金、铅、锌、水晶、大理石、花岗岩、石灰石等10多种,其中石灰蕴藏量为1000多万吨,是制造水泥的好原料;大理石储量达72.45万立方米。
南药资源 境内南药资源丰富,药用价值很高,有各类南药2万亩,包括槟榔、砂仁、益智、巴戟、五指山参等五大南药148个品种。
旅游资源 保亭著名的旅游景区有: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国家4A级景区)、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什进村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以及即将开发的毛感仙安石林、仙龙溶洞生态旅游区、八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区等景区。君澜雨林酒店是我国唯一入选联合国环境总署发起的“全球生态度假村”联盟名录的酒店。一年一度的保亭黎苗风情传统民间盛会,中国十大著名节庆品牌之一的“中国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更是扬名海内外,备受游客的热情追崇。
参考资料: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网